泰国对维吾尔人的遣送,「十年背叛」的冰山一角

Uyghur Deportation China 2025

2025年07月08日

由维吾尔人权项目(UHRP)倡议与研究副主管 彼得.埃尔文(Peter Irwin),所撰写的 UHRP 观点洞见专栏

2015年的7月8日,泰国当局给至少一百零九名维吾尔男子戴上手铐和头罩,将他们押上飞往中国的飞机。中国官方媒体发布的影片显示,这些男子在飞机上被武装警察所包围。

其所欲传达的讯息很清楚:面临迫害的维吾尔人,即使逃到中国境外也无法找到庇护。

十年前的那一刻,标志着如今人权专家所称的跨国镇压(transnational repression, TNR)令人毛骨悚然的行动升级。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试图控制在其海外的维吾尔人们,但泰国政府将维吾尔人遣送一事,暴露了其势力范围之广,以及某些政府的合作意愿之强。

这之后的十年仍然充满残酷和漠视。虽然已经有这么多维吾尔人被遣送回中国,但有数十位仍在泰国的移民拘留中心承受煎熬,他们受困于肮脏的环境中,且无法获得适当的法律资源或医疗服务。

2014至2024的十年期间,至少有五名维吾尔人在拘留期间死亡,其中包括2014年6月的一名新生儿和2014年12月的一名四岁儿童,该儿童此前患上肺结核,但无法得到充分医疗资源。 2018年,又一名二十七岁的维吾尔男子比拉力( Bilal )在企图越狱后遭到殴打,随后表示出现头痛症状,最终在拘留期间死亡。2023年2月,一名四十九岁的被拘留者艾孜孜.阿布杜拉( Aziz Abdullah) 死于肺炎;其后仅仅两个月,又一名被拘留者莫哈麦提.图尔孙( Muhammad Tursun) 据报道死于呼吸和循环衰竭

尽管对他们进行重新安置(resettlement)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数年过去却始终不见任何进展。

2024年2月,联合国专家群致函泰国政府指出,继续拘留这些维吾尔人可能违反了国际法,包括对酷刑与任意拘留的禁止,且不应剥夺他们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Nyrola Elimä 和 Ben Mauk 在《纽约时报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2024年发表的一项调查发现,泰国拘留设施中被拘留者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一名被拘留者更称自己已经十年没见过太阳了。

2024年5月,Jacob Goldberg 在《新人道主义》(The New Humanitarian)新闻社上发表的一项调查发现,联合国难民署拒绝了泰国政府向其余四十八名被拘留维吾尔人提供援助的请求。

内部备忘录显示,联合国难民署驻泰国办事处于2020年底决定,「在泰国当局与联合国难民署正式接触之前,不宜采取主动措施」。另一份备忘录甚至警告称,如果该机构介入,可能会「对联合国难民署在中国的行动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对联合国难民署的资金/支持(包括工作人员和数百万美元的项目)」产生影响。

由于缺乏对这些被拘留者的持续关注、对重新安置的支持,更考量到泰国政府的顽固立场,这些人被遣送出境的风险不断增加。

泰国政府很可能在美国总统交接过渡期看到了采取行动的机会,便在2024年底开始准备将剩余的维吾尔人遣送出境。尽管联合国人权专家、各地立法者和活动者们在最后一刻发出的请求和呼吁,2月27日凌晨,四十名维吾尔男子被带离位于曼谷市中心的拘留中心,并由车窗被遮住的厢型车载走。他们被送往机场,登上一架飞往喀什噶尔(Kashgar)的班机,并被遣送回中国。

事后,包括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和联合国难民署在内的各方迅速发出谴责。但他们的声明读起来更像是一堆由不愿真正履行它们职责并保护这些人的机构所发出的例行陈腔滥调。

很容易想像,机构员工们在这个他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事件发生后,迅速找出预先写好的声明,掸掉上面的灰尘、改一两个字,然后煞有其事的发表出来,就好像他们无法做出任何事情来干预这个事件的走向。

在遣送事件一个月后,美国政府宣布对泰国官员实施签证制裁,但很难让人相信这些制裁会带来任何真正的改变,尤其是考虑到美国政府自身对世界各地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的看法

尊重人权的政府们向联合国机构提供更多资源,将有助于减轻这些机构对来自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政府提供之资金的日益依赖。

但美国政府提出的方案恰恰相反,并正在履行其大幅削减联合国机构资金的承诺。削减对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的资助只会加剧机构工作人员本已面临的困境,使他们更加不愿采取可能激怒或冒犯中国政府的行动,致使中国政府成为美国政策的真正赢家。

最终结果可能是:世界各地的维吾尔人将被更加迅速地驱逐遣送,那些负责保护他们的机构将更加沉默,由中国政府执行的跨境镇压也将更加肆无忌惮。

曾与自由之家的一个团队合作对跨国镇压(TNR)进行报导的 Nate Schenkkan 最近表示:「美国政府当局正在用所有可能的方式,摧毁了其正在建设中的基础,而这些基础原本将能使美国成为对抗跨境镇压问题的领导者,并支持其他民主国家共同解决这一困境。」

因此,其他民主国家需要介入更多,以填补美国后撤所留下的空缺。若华府当局至少现在暂时不打算于对抗跨境镇压方面发挥领导作用,那么这份责任就落入其他尊重人权的国家政府们,来增加对联合国机构的资助、推动机构的监督问责,并为处境最危险的群体提供重新安置的途径。

2025年4月,加拿大悄悄地从泰国接收并安置了三名维吾尔男子。这表明,只要有适当的政治意愿,保护措施仍然可行。这三人持有吉尔吉斯的护照,这可能是他们的安置工作得以更为顺利进行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在过去一年中就解决跨国镇压问题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意见和表达自由权特别报告员 Irene Khan 于2024年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采用了跨境镇压的问题框架,以探讨那些逃往国外的记者们如何受到祖国政府们的针对措施。2025年6月,人权高专办发布了一份新的情况说明书,指出跨境镇压是一个应该受到关注的问题,并为国家和其他行为者如何应对提供了指导方针。

泰国将大批维吾尔人遣送的事件已经过去十年了,但其依然是国际社会未能应对中国不断扩大的跨境镇压行动的鲜明标志。年复一年,这个世界已经目睹各国政府的屈服、联合国机构的后撤、无国籍弱势群体的权利在外交便利的名义下遭到变卖。

但这些发展并非无可避免。在尊重人权、愿意资助并向相关机构监督施压使其采取行动的政府们的共同推动下,采取有原则的国际应对措施仍然是可能的未来。